力荐《南京照相馆》!因为这部影片不是一味(yī wèi)卖惨,也不讲什么以德报怨,而是近些年来(jìn xiē nián lái),中国人抗日史观的一次升级迭代(dié dài)。
我认为这类题材的电影🎬我们(wǒ men)应该多拍,拍深刻,不要搞那些(nà xiē)乱七八糟的抗日神剧,而是要像犹太人(yóu tài rén)一样,拍出我们自己的《辛德勒的(de)名单》《穿条纹睡💤衣的男孩👦》《美丽人生(rén shēng)》《波斯语课》……
当然,在西方叙事体系下(xià),中国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显然(xiǎn rán)比不过犹太人,甚至都比不过加害者(jiā hài zhě)日本人,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拍(pāi)。因为日本当年侵略的国家虽多,除了(chú le)中国和韩国以外,再也没有其他国家(guó jiā)有意愿、有能力拍这种控诉日本(rì běn)军国主义的电影🎬了。

多年来,犹太人依靠(yī kào)宣传优势,塑造了自己的二战受害者(shòu hài zhě)形象,并借此可以对巴勒斯坦为所欲为。如果(rú guǒ)中国人有同样的宣传优势,那“踏平(tà píng)东京”之类的战狼🐺言论肯定就不会(bú huì)有那么多批评者。
当然,铭记历史并(bìng)不意味着要宣扬仇恨,控诉法西斯并(bìng)不是要自己也变成法西斯。铭记历史(lì shǐ)是对历史负责,也是对现实(xiàn shí)的警醒,就像影片里提到的(de)那个象征着军国主义的八纮一宇塔,至今仍(réng)树🌲立在日本境内,无论某些人怎么(zěn me)洗地,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也是铁(tiě)一般的事实。
德国纳粹已经被清算(qīng suàn)了,警惕反犹主义已经成为全世界🌍的政治(zhèng zhì)正确,而中国人有这样的待遇吗(ma)?警惕日本军国主义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全世界🌍(quán shì jiè)的政治正确?
还是继续说电影🎬。
评价(píng jià)《南京照相馆》,必然要和十几年前同题材(tí cái)的《南京南京》《金陵十三钗》等影片(yǐng piàn)相比较。我认为,和后者相比,《南京(nán jīng)照相馆》明显反映了随着中国国力的(de)提升,国民心态的一个变化。
以往讲述(jiǎng shù)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电影🎬,如《南京南京》《金陵(jīn líng)十三钗》,更多是描写中国人(rén)的惨,而《南京照相馆》在展现历史(lì shǐ)残酷沉重的同时,也揭露了日本(rì běn)右翼篡改历史的伎俩和虚伪,更(gèng)展现了中国人在绝境中的(de)不屈意志。例如照相馆里的万里长城、黄鹤楼(huáng hè lóu)、故宫……代表了中华文明的骄傲,虽然一时(yī shí)落魄,但总有东山再起之时。
陆川拍(pāi)《南京南京》的时候,更多展现了(le)日军的残暴和绝望的氛围,他(tā)镜头下的中国士兵,在最后也(yě)只能喊出一句“中国不会亡”。而(ér)十多年后,到了这部《南京照相馆》,导演(dǎo yǎn)申奥让主角们喊出的台词(tái cí)变成了“寸土不让”。
从“中国不会亡”到(dào)“寸土不让”,我们可以感受一下这种心态的变化(biàn huà)。这背后的含义是我们作为中国(zhōng guó)人,不仅要求生存,更要拿回属于(shǔ yú)我们的一切。
《南京照相馆》在影片的(de)最后,更是突出描写了日本战败后(hòu),南京法庭审判、枪决日本战犯的一幕(yí mù),让观众在沉重压抑的基调中(zhōng),终于出了一口恶气。这段审判(shěn pàn)也是有历史原型的,历史上(shàng)搞百人斩竞赛那俩鬼子——向井敏明、野田毅(yì),就是战后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刑场(xíng chǎng)被枪毙的。
我觉得这也是(shì)本片的积极意义所在,没有什么狗🐶屁以德报怨(yǐ dé bào yuàn),没有什么狗🐶屁优待战俘!以直报怨、以血🩸还血🩸才(cái)更符合人们心中最朴素的正义(zhèng yì)观、价值观!(反面例子就是电视📺剧《战犯》)
本片(běn piàn)中最一个值得分析的角色,是(shì)原岛大地饰演的日军摄影师伊藤,一(yī)开始你会以为伊藤这个角色是(shì)那种“比较有良心的日本鬼子”,到后面(hòu miàn)你会发现完全不是。伊藤才是日本鬼子(rì běn guǐ zi)的真实写照,而他所有的犹豫、伪装(wěi zhuāng),再最后的本性暴露,都可以用(yòng)主角那句“我们不是朋友”来定义。

伊藤(yī téng)不仅代表了当时的侵华日军,也是(shì)现在很多日本人的缩影。他们表面(biǎo miàn)上体面、文明,看上去和那些上来就(jiù)烧杀淫掠的武夫不一样,但实际上(shí jì shàng)他们的内心没有本质区别。
伊藤虽然一(yī)开始不敢杀人,但他的价值观里(lǐ)依然把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祖父视为(shì wèi)英雄,就像现在的日本人虽然(suī rán)表面上人畜无害,但依然在参拜靖国神社(jìng guó shén shè)一样。他们的价值观依然是军国主义,只要(zhǐ yào)达到一定条件,他们都是潜在的(de)军国主义者。
另外,伊藤喜欢摄影,自称要在(zài)战争结束后拍电影🎬,我觉得影射的(de)应该是小津安二郎。
小津安二郎是日本(rì běn)著名导演,拍出了很多影史佳作,但(dàn)他入伍参加过侵华战争,在长江(cháng jiāng)放过毒气也是不容篡改的黑(hēi)历史。以往中日文艺界对他的黑(hēi)历史总是避而不谈,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(de)提升,随着中国电影🎬界话语权的提升,关于(guān yú)小津安二郎的历史定性也该拿(ná)来说一说了。
伊藤/小津安二郎就是很(hěn)典型的一类日本人,他们的外表(wài biǎo)极具迷惑性,谁能想到拍出《东京(dōng jīng)物语》《秋刀鱼🐟之味》这种温情片的文艺(wén yì)导演,背后也有着野蛮残忍的一面(yí miàn)呢?谁又能想到以二次元、懂礼貌、平成(píng chéng)废宅为外表的当代日本人,背后(bèi hòu)又会有怎样不为人知的一面呢?
全世界🌍都(dōu)喜欢日本人,就像全世界🌍影迷都(dōu)喜欢小津安二郎,那是因为大家都不(bù)知道日本的另一面。
虽然影片中最后(zuì hòu)伊藤死了,而现实中的小津安二郎(èr láng)活到了战后,还成为了著名导演(dǎo yǎn),但我丝毫不怀疑,小津安二郎在(zài)战时的所作所为和伊藤没有区别,他(tā)的罪行应该被清算!

其他演员方面,王传君(wáng chuán jūn)在本片中继续扮演了一名日军(rì jūn)翻译官,堪称“汉奸专业户”了,而导演编剧(biān jù)为他安排的台词极为深刻。他(tā)有句台词说:“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(yī pán sǎn shā),当兵的彼此之间说话都听不懂(中国人(rén)各地方言不通),怎么赢?”
他的这个(zhè ge)观点,就是我最支持大一统、支持普通话(pǔ tōng huà)的理由。近些年,网上有很多言论开始(kāi shǐ)反对大一统,尤其是方言保护主义的倾向(qīng xiàng)越来越明显。我认为方言作为传统文化(wén huà),自然有保护的价值,但“车同轨、书📖同文(shū tóng wén)”的大一统理念,始终应该是我们坚守(jiān shǒu)的红线。
王传君扮演的汉奸还说(shuō):“人都快杀光了,拿什么打赢(dǎ yíng)日本。”这句台词的背景就是在他(tā)看完日军在江边大肆屠杀百姓(bǎi xìng)之后说的。这句话同样有一定(yí dìng)道理,我们观察世界🌍历史,那些在殖民主义(zhí mín zhǔ yì)时期被殖民者杀光的非洲部落、印第安(yìn dì ān)部落,数不胜数。
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,我(wǒ)一直对人民史观不是很认同。人民(rén mín)史观总说“人民必胜”,那些被杀光的(de)国家和部落呢?人民都不在(zài)了,怎么必胜?
我们都知道,中国在(zài)抗日战争中能惨胜,一方面在于同盟国的援助(yuán zhù),另一方面就是自己体量足够大,足够抗揍(kàng zòu)。而如今的我们要在历史中(zhōng)吸取教训,如果再有战争,不能再靠堆(duī)人头取胜了。
最后,《南京照相馆》也不是(bú shì)没有瑕疵,高叶饰演的女主角在我看来就是(jiù shì)一个败笔。这个角色的人设是电影🎬演员(diàn yǐng yǎn yuán),可能是她比较拎不清,也可能是(shì)就像台词所说,她觉得自己是(shì)“艺术家”,可以被网开一面,所以她的种种(zhǒng zhǒng)表现有些“作死”。
就比如她日常(rì cháng)的妆容打扮,还有那一头烫发,按(àn)正常来说,当时沦陷区的妇女,多半都(dōu)是要早早剃头的,就像影片(yǐng piàn)后来那对母女的装扮一样。可能(kě néng)导演想展现女演员的魅力,或者是(shì)展现美好一面被摧残的冲击感(gǎn),所以把这个角色刻画得有些过于(guò yú)美艳了,但我觉得这显得很(hěn)不合常理。(《金陵十三钗》在这方面更(gèng)不合常理)
不过总的来说,瑕不掩瑜,《南京照相馆》依然(yī rán)是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。虽然本片(běn piàn)题材沉重,但导演也没有展现过多(guò duō)的“剥削镜头”,这点比《南京南京》要(yào)柔和很多。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观众(guān zhòng)来说,我认为非常值得一看,但如果是(shì)儿童观众,虽然我知道爱💗国主义教育很(hěn)重要,还是至少初中以上年龄再看(kàn)这种电影🎬吧。
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看这种(zhè zhǒng)电影🎬都要难受或者有心理阴影(yīn yǐng)好久,就像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我至今(zhì jīn)不敢去,太压抑了。或许等什么(shén me)时候中国能彻底清算日本右翼,让(ràng)日本天皇在南京下跪认错的时候,我(wǒ)才能以平和的心态看一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(sǐ nàn zhě)纪念馆。
熟悉我的人都知道,我(wǒ)并不是粉红,我一直很认同普世(pǔ shì)价值。但正因为认同普世价值,我(wǒ)才明白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(jūn guó zhǔ yì)是普世价值的威胁。
时至今日,西方白人(bái rén)至少承认黑奴贸易的不光彩历史(lì shǐ),美国总统会给黑人下跪,德国总理会(huì)给犹太人下跪,而日本人呢?日本(rì běn)只有一个鸠山由纪夫,还是卸任首相之后才(cái)敢来南京下跪。日本人对殖民(zhí mín)侵略史的反思远远比不上欧美白人(bái rén),现在谈原谅日本,有点太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