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伯庸解读《少年派》,看过电影🎬的人(rén)一定要看这篇影评!
虽然(suī rán)有自己理解吗,但是看完马伯庸这篇(zhè piān)影评,觉得一切都解开了。
当然,除了(chú le)那串香蕉,PI对保险公司坚持说:你可以(kě yǐ)自己试一下。这个香蕉应该可以深入解读(jiě dú)。
个人看完影评结合自己理解,还是(hái shì)有点小发现,即最后他信奉犹太教(yóu tài jiào),因为旧约圣经里有“亚伯拉罕献以撒(sā)”的故事。
这是我看到的至今(zhì jīn)最强大、最具说服力的少年派解读(jiě dú),原来少年派不只是两个故事,还有(hái yǒu)第三个故事 。来之马伯庸微博: http://weibo.com/1444865141/z82zzzxn1#1354520021611
http://weibo.com/1444865141/z82zzzxn1#1354520021611
《李安的(de)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》 作者(zuò zhě):马伯庸
在谈论少年Pi这部电影🎬之前,需要(xū yào)预设若干个前提。这些前提就像是数学(shù xué)里的那几条公理,一切演绎,一切(yī qiè)推理皆由此而来。如果我们不能在起点(qǐ diǎn)达成共识,那么只会分道扬镳,越行越远。
第一(dì yī)。少年Pi的小说属于扬马特尔,少年Pi的(de)电影🎬属于李安。李安的电影🎬基于原著(yuán zhù),但又不尽相同。他保留了故事框架(kuāng jià),进行了改动增删,使之混杂入(rù)了李氏基因,从而变成另外一样东西(dōng xī)。因此,我在接下来的分析中,将会(jiāng huì)彻底抛开原著的干扰——不涉及原著(yuán zhù)情节,不涉及原作者用意,不比较两版(liǎng bǎn)之间的差异,总之就当是我们(wǒ men)从来不知道这部电影🎬还有原著——只专注(zhuān zhù)于导演在银幕上给我们摆出来(bǎi chū lái)的东西。
第二。成年Pi的演员伊尔凡(fán)可汗在接受采访时说过:“这部电影🎬(diàn yǐng)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的冒险(mào xiǎn)故事,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隐喻,它有(yǒu)许多平行空间,很多层次。”换句话说,这是一个(yí gè)寓言性质的故事,里面的隐喻表现手法(biǎo xiàn shǒu fǎ)克制而简洁,彼此的映射关系十分(shí fēn)明显。李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,赋予了(le)扬马特尔的故事框架一个“李安”灵魂(líng hún)。我们只有承认李安在这些细节上的(de)处理是刻意的,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(jīng xīn shè jì),每句台词都有它的功能和(hé)指向,才能拼凑出他试图表达的意义(yì yì)。否认了这一点,就成了聆听(líng tīng)云天明童话的三体人,听到的(de)只是一个纯净、美好的故事。
第三。我(wǒ)一向认为,影评是一件主观的工作(gōng zuò)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和(hé)观感,他们都没错,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(zhì zhě jiàn zhì),根本不存在客观影评这种东西,自然(zì rán)也就不存在对错。对写影评(yǐng píng)的人来说,他唯一的责任,就是(jiù shì)承认他的评价只是个人体验,不是(bú shì)妄议别人对错的客观真理。所以这篇东西(dōng xī),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,它不(bù)涉及微言大义,不谈主题外延,只就电影🎬(diàn yǐng)本身的线索做一些分析。或许对(duì),或许错,或许过度解读,或许牵强附会。如果(rú guǒ)得到大家的认同,我深感荣幸;如果(rú guǒ)你的意见与我大相径庭,那说明(shuō míng)这部电影🎬存在多重解读,更显出它(tā)的神秘魅力。
闲话少说,让我们从那次(nà cì)晚餐说起。
电影🎬一开始,同时信仰了(le)印度教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Pi和他的(de)父亲母亲在晚餐时进行了一次(yī cì)谈话。这次谈话非常重要,它是整个(zhěng gè)电影🎬主题的第一次预演。
少年Pi的父亲(fù qīn)说:“如果你同时信仰三个宗教,那(nà)等于什么都没信。与其如此,不如选择(xuǎn zé)相信理性,相信科学……我宁可你经过(jīng guò)深思熟虑否认我,也不要不加分辨(fēn biàn)地盲目接受。”(凭记忆写出,只是复述(fù shù)其大意,以下同。)
而母亲则说(shuō):“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,而不是(bú shì)内在的。”实际上是在暗示理性和(hé)信仰所发挥的作用不同,前者解决(jiě jué)现实问题,后者解决心灵问题——要注意(zhù yì),母亲这句话,实际上成为了Pi后来一切(yī qiè)行动的心理渊薮。
电影🎬里提及了(le)两人的背景:父亲被现代医学救了(le)一条性命,所以他相信科学,代表着(zhe)理性;母亲倾向于宗教,代表着信仰(xìn yǎng)。电影🎬里还特意强调,母亲舍弃家庭(jiā tíng)跟随父亲,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(wéi yī)的联系。
父亲和母亲的说法不同(bù tóng),少年Pi面临着抉择。要理性还是要(yào)信仰,这是一个精神领域的经典困境(kùn jìng),少年Pi最终做出的选择是:“我决定(jué dìng)去受洗。”也就是说,他选择了后者,也(yě)就意味着他认同了母亲的话,
但(dàn)信仰需要的是虔诚,Pi并非一个虔诚(qián chéng)者,他是个泛神论者。成年Pi的(de)一番论述表明,他需要的是一种(yī zhǒng)超自然的、至高无上的力量作为信仰依靠(yī kào)。至于无论是上帝、安拉还是毗湿奴,并不(bù)重要。可以这么说,他的意识里(lǐ),信仰的是信仰本身,而不是某种(mǒu zhǒng)特定的神明。
对虔诚者,他选择(xuǎn zé)信仰是去解决问题。而Pi这样的人(rén),他选择信仰,只是为了逃避问题。信仰(xìn yǎng)对他来说,不是一个具体膜拜的(de)对象,而是一个寄托,一个可以逃遁的(de)空间。
这就是为什么,Pi要讲两个故事(gù shì)。
两个故事的真假一直存在争论。可(kě)在我看来,第一个故事毋庸置疑是编造出来的(de)。李安很狡猾,他从不公开谈论故事的(de)真假,他知道保持一部电影🎬的魅力(mèi lì)就是让观众无限地争论下去。可(kě)他在电影🎬里的安排,却表明(biǎo míng)了自己内心的态度。
一个幻想故事(gù shì),可以天马行空无所顾忌;但一个真实发生的(de)故事,必须符合现实。第一个故事里有(yǒu)食人岛,这是一座深海中的热带密林(mì lín),中间生存着无数沙漠中才有的(de)狐🦊獴。沙漠和大海,这是截然不同的(de)两种意象。
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(de),那么李安为什么不设置一个长满棕榈树🌲(zōng lǘ shù)爬满老鼠的正常海岛,使之看起来(kàn qǐ lái)更加合理呢?可李安非但没这么(zhè me)做,反而煞费苦心地挑选了距离合理性(hé lǐ xìng)最远的沙漠狐🦊獴,这是刻意放大(fàng dà)不合理,以此来暗示第一个故事的虚幻性(xū huàn xìng),告诉所有观众,这只是幻觉,这只是(zhǐ shì)想象。我们都希望第一个是真实,但(dàn)没法说第一个就是真实的。
这有点像(yǒu diǎn xiàng)我们平时开玩笑。比如我调侃一个姑娘(gū niáng)说:“你真漂亮我特喜欢你。”这句(zhè jù)话有可能会被当成玩笑,也(yě)有可能会被当真。为了避免被(bèi)当真的风险,我会故意夸大这句话(huà)“你比林志玲还漂亮我天天想着(xiǎng zhe)你连肉都不愿意吃了。”不合理(bù hé lǐ)的部分被无限放大,听的人(rén)自然明白这只是个玩笑。
所以,第一个(dì yí gè)故事是Pi所幻想出来的,第二个故事(gù shì)是真实的,是理性的。可Pi无法(wú fǎ)解决第二个残酷故事给自己内心带来(dài lái)的煎熬,他只能逃遁到第一个故事(gù shì)里去,把周围的遇难者幻化为(wèi)各种动物,才能让自己平静——正如母亲(mǔ qīn)晚餐时所说,理性解决外在的(de),信仰解决内在的。他那一句“我(wǒ)决定去受洗”,实际上就是自己决定逃遁(táo dùn)的预言。
李安在这部电影🎬里,有两种(liǎng zhǒng)方式来引导观众巧妙地觉察到隐喻(yǐn yù)存在。一是预演。每一次大的行动(xíng dòng)之前,都会有一次小的行动(xíng dòng)作为预演;二是让本体和喻体反复(fǎn fù)出现,强化两者之间的关联,然后通过构建(gòu jiàn)喻体之间的关系,来揭示本体的(de)命运。
晚餐谈话,无疑就是Pi讲述两个故事(gù shì)的动机预演;而基督教牧师对Pi说(shuō)的那句:“you must be thirsty。”和父亲说“从它眼中(yǎn zhōng)反映出来的,是你自己的投影(tóu yǐng)”,则是李安在不断在我们脑海里(lǐ)建立起Pi和老虎🐯之间的本喻关系(guān xì)。
有人说老虎🐯代表了恐惧,我觉得(jué de)应该更进一步,代表的是Pi的本能情感(qíng gǎn)。在第一个故事里,Pi把自己一分为二,自己(zì jǐ)代表着人性或理性,老虎🐯是剥(bō)除了理性的原始本能——本能地发怒(fā nù),本能地恐惧,毫无掩饰地表达自己(zì jǐ)最粗粝的欲望。
换句话说,第一个故事里(lǐ)的人与虎🐯,是第二个故事人性(rén xìng)与兽性之间天人交战的投影(tóu yǐng)。Pi不愿正视吃人的现实,只得一分为二(yī fēn wéi èr),变成人与虎🐯的奇幻漂流。这(zhè)在许多影评里都有提及。
可是(kě shì),不要忘了,我们否定第一个故事真实性(zhēn shí xìng),理由是它存在着不合理,而且李安(lǐ ān)保留了“不合理”的标签,以此提醒观众(guān zhòng)故事的虚幻。
但第二个故事,就真的(zhēn de)合乎情理了么?
回想一下第二个故事的(de)过程:Pi、母亲、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。水手(shuǐ shǒu)受伤,很快死去。厨师将其吃掉。然后(rán hòu)Pi不小心放跑了一只海龟🐢,被厨师(chú shī)殴打。母亲与厨师争执,被厨师所杀(suǒ shā)。厨师把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(wèi)鲨鱼🐟。Pi出于愤怒杀了厨师,并吃掉(chī diào)了他。
在这个故事里,各种元素(yuán sù)和第一个故事完美对应,母亲=猩猩,厨师(chú shī)=鬣狗🐶,水手=斑马,老虎🐯=Pi的本能,看似完美无缺(wán měi wú quē),合乎情理,连最理性的保险公司都快要(kuài yào)认同,但其中却存在着两个破绽(pò zhàn)。
第一个破绽,是香蕉。
当Pi讲述第一个故事(gù shì)的时候,说猩猩坐着漂浮的(de)香蕉而来。保险调查员立刻指出,香蕉(xiāng jiāo)不会漂浮。当Pi讲述第二个故事时,对(duì)这个细节居然没有修改,仍旧坚持说(shuō)妈妈👩坐着漂浮的香蕉前来。
第二个(dì èr gè)破绽,是妈妈👩的死。
厨师是一个(yí gè)对食物很执着的人,他会吃(chī)老鼠,会把水手杀掉用肉做鱼🐟饵(yú ěr)。对他来说,每一块肉都是(shì)极其宝贵的。可是妈妈👩死后,厨子没(méi)吃掉她,扔到了海里喂了(le)鲨鱼🐟——这是一种浪费,尤其是厨师已经(yǐ jīng)吃过了水手,对他来说,最大(zuì dà)的心理障碍已经消除,没理由会做这种(zhè zhǒng)浪费行为。
第二个故事本身已经非常圆满(yuán mǎn),却多了这两个颇为醒目的(de)蛇足。实际上,它们也是刻意被保留(bǎo liú)下来的标签,用来提醒观众——第二个故事(gù shì)也并非真实——至少隐瞒了一部分真实(zhēn shí)。
这两个破绽,都与母亲有关。毫无疑问(háo wú yí wèn),第二个故事隐瞒的真实,就是母亲的(de)下落,
前面我说过了,李安喜欢(xǐ huān)用各种比喻反复强化本喻关系。少年(shào nián)Pi和老虎🐯是其中最醒目的一对(yī duì),但还有一对本喻很容易被忽略(hū lüè)。
母亲与莲花🪷。
莲花🪷与母亲之间的(de)关系非常密切,在此之前已经有两次显著(xiǎn zhù)暗示。一次是在开头,母亲在地板(dì bǎn)上用粉笔画莲花🪷给Pi和拉维看。一次是(shì)电影🎬中段,Pi俯瞰海底,先是鱼🐟形成莲花🪷(lián huā),然后又变成母亲的容貌(这里Pi父和拉维(fù hé lā wéi)的脸都没出现,指向特别明显(míng xiǎn)),最后叠加到了沉船。所以准确地说(dì shuō),莲花🪷代表的是Pi对母亲的思念(sī niàn)和爱💗。
与此同时,李安还特意安排了(le)阿南蒂给Pi讲解舞蹈,引出一个关于(guān yú)莲花🪷的重要比喻:林中莲花🪷。
在Pi问(wèn)阿南蒂林中莲花🪷是什么意思时(shí),她没有回答。直到我们进入整个电影🎬(diàn yǐng)最关键的一段情节:食人岛,才恍然大悟(huǎng rán dà wù)。
Pi在夜晚的林中摘下一朵莲花🪷,打开(dǎ kāi)以后,里面是一颗人牙。于是“林中莲花🪷(lián huā)”这个比喻和指向,在这里得以完成(wán chéng)。
我们知道,第一个故事是Pi的幻想。那么(nà me)他在岛上的动作,肯定是对(duì)各种现实发生的投射。莲花🪷是Pi对(duì)母亲的思念;莲花🪷中的人牙,代表(dài biǎo)了母亲的遗骸,也即死亡。而(ér)母亲的躯体,实际上就是整个食人岛。
岛(dǎo)是母亲,而岛下涌起的酸潮,则(zé)是母亲的下场。
酸潮是一个意义(yì yì)异常清晰也异常恐怖的比喻。如果(rú guǒ)想表达母亲死亡的意象,有很(hěn)多种办法,最简单的比如说潮水慢慢(màn màn)淹没岛屿,代表母亲的溺水;或者鲨鱼🐟(shā yú)啃噬小岛的根茎,代表葬身鲨腹,等等(děng děng)……可李安选择的是一个非比寻常,几乎(jī hū)和海洋没有一点关系的比喻:酸(suān)。
这个酸,自然就是人的胃酸。酸潮(suān cháo)扑上小岛,这个意象表明母亲是(shì)被吃掉的,被胃酸所消化,所以(suǒ yǐ)遗骸的代表物是牙齿。
Pi在岛上吃(chī)了植物🍀根茎,老虎🐯吃了狐🦊獴(měng),这是食母的暗喻。有一种说法认为(rèn wéi),根茎和狐🦊獴代表尸体的肌肉纤维(xiān wéi)和蛆虫,代表了吃人,这两个(liǎng gè)比喻在电影🎬里找不到可参照(cān zhào)的点。李安如果要设一个比喻,一定(yí dìng)不会只设一次,一定会重复多次,或者(huò zhě)找另外一个参照点,所以这个猜想(cāi xiǎng)是否成立,需不需要影射到如此细致,有待(yǒu dài)商榷。但食母是确凿无疑的。
之所以这么(zhè me)说,是因为食母之前已经预演过一次(yī cì)。
Pi是个素食主义者,他第一次抓到一条(yī tiáo)大鱼🐟,一边大哭一边用锤子把它(tā)砸死。砸死以后,Pi跪倒在筏子上,哭(kū)着对鱼🐟的尸体说:“毗湿奴,谢谢(xiè xiè)你化身为鱼🐟来救我。”他这么做(zuò),是因为自己面临着饥馑危机,理性告诉(gào sù)他只能吃鱼🐟渡日,为了能够达成(dá chéng)心灵妥协,Pi必须在信仰里找了(le)一个借口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关于道德的(de)教义太过鲜明,没办法利用,于是Pi只能(zhǐ néng)选择毗湿奴作为理由。这也从一个(yí gè)侧面反应出Pi的宗教观。
于是,鱼🐟成了(le)毗湿奴的化身,Pi有了一个可接受(jiē shòu)的理由,内心回归平静。
这次吃鱼🐟(yú)事件非常重要,承前启后。
往前看,它与(yǔ)晚餐谈话相对照。父亲在晚餐时说(shí shuō)了句话:“今天的羊肉很美味(měi wèi),可惜你们享受不了。”说明父亲是家里(jiā lǐ)唯一一个肉食者,他代表着理性,理性(lǐ xìng)是要吃肉的。母亲则告诉(gào sù)Pi,理性可以解决外在,信仰可以解决(jiě jué)内在。这一点是食鱼🐟事件里也(yě)得到体现,Pi理性地杀鱼🐟吃肉,然后(rán hòu)用信仰给自己内心找了个(gè)避难所,一个借口。这个很变通甚至有点(yǒu diǎn)狡猾的举动,与Pi在餐桌上轻松地说(dì shuō)“我决定去受洗”的精神是一脉相承(yī mài xiāng chéng)。
往后看,母亲就是鱼🐟。鱼🐟是毗湿奴(pí shī nú)所化,那么母亲也一定是毗湿奴Pi来(lái)的。Pi吃鱼🐟是因为这是毗湿奴的化身(huà shēn),Pi吃母亲也是因为她是毗湿奴的(de)化身。一个化成鱼🐟,一个化成了海盗(hǎi dào)。食鱼🐟事件就是食母事件的预演。
宗教(zōng jiào)变成了Pi的心灵庇护所,他给自己(zì jǐ)构筑了一个坚固的壳。对Pi来说(lái shuō),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太过清晰,对(duì)善恶的道德评判太过清晰,他唯一(wéi yī)能选择的——同时也恰好是她(tā)母亲所信仰的——只有印度教。只有毗湿奴(pí shī nú)的神话特性,才能为Pi食母构造出(chū)一个合理的借口。
李安唯恐观众还(hái)搞不清楚这个比喻,还特意给出一个岛(dǎo)的轮廓特写。有人说这是毗湿奴(pí shī nú)的侧影,有人说这是一个女人👩(nǚ rén),都没错。这个轮廓本来就兼具了(le)母亲与毗湿奴两种特性。莲花🪷是毗湿奴(pí shī nú)的象征,而母亲信仰的是印度教(yìn dù jiào),毗湿奴的神话就是她讲给小(xiǎo)Pi听的。从这个特写镜头,母亲-莲花🪷-毗湿奴(pí shī nú)这三个元素的连接,得到了一次(yī cì)明白无误的强化。
这就是为什么岛(dǎo)的轮廓既像毗湿奴,又像是母亲(mǔ qīn),Pi为了给自己的食母寻找了个(gè)宗教理由,早视它们为一体了。
在(zài)这之前,Pi应该已经做过类似的事情(shì qíng)。在幻想层面,鬣狗🐶杀死了猩猩,老虎🐯(lǎo hǔ)杀死了鬣狗🐶,但很快鬣狗🐶、斑马和(hé)猩猩的尸体全都消失了,全都被(bèi)老虎🐯吃掉了。投射到现实层面,厨师(chú shī)杀了母亲,Pi杀了厨师。然后面临(miàn lín)饥馑的Pi吃掉了水手的剩余部分(bù fèn)和厨师,最后把目光投向了自己(zì jǐ)母亲的尸体。
食人是一回事,食(shí)自己的母亲又是另外一回事(huí shì)。Pi在吃水手和厨师时还能(néng)保持正常——食鱼🐟事件里,Pi杀死了鱼🐟(yú)自己却没吃,而是喂了老虎🐯(lǎo hǔ),表明他把吃人归咎为自己(zì jǐ)的兽性,自己的人性还保持着(zhe)清醒——但面对自己母亲,他内心的(de)惊慌和挣扎可想而知。
在登岛之前,故事(gù shì)一里有一场惊天动力的大风暴(fēng bào),老虎🐯在瑟瑟发抖,Pi在呼天抢地。开始时(shí)Pi还呼叫着神明,但很快就放弃(fàng qì)了。这说明他的人性和兽性(shòu xìng)同时遭遇大了现实中的大(dà)挫折,这挫折可能是真正的风暴(fēng bào),也可能是其他灾难,总之造成的(de)结果是食物匮乏至极,陷入极度的(de)饥饿。唯一的食物,只有母亲。
吃了(le),自己心理绝对无法接受;不吃,一定会(huì)饿死。
可这场危机太过强烈,于是Pi的(de)人性和兽性不得不暂时达成统一,或者说(huò zhě shuō)妥协,把母亲当成毗湿奴的化身,重演(chóng yǎn)吃鱼🐟时的故事,并且构造出(chū)一个毗湿奴食人岛的幻象。正如电影🎬开头(kāi tóu)讲述的,到了夜晚,我们都生活(shēng huó)在毗湿奴的梦里。
然后,在幻想层面(céng miàn),人与虎🐯同时登岛,Pi吃了植物🍀(zhí wù)根茎,老虎🐯吃了狐🦊獴。不知大家(dà jiā)还记得不记得,当Pi告别阿南蒂(dì)的时候,阿南蒂给他手腕系(xì)了绳子,代表了与最爱💗之(zhī)人的告别。再回想起Pi一登岛便(biàn)在岛上系了一段绳子,便会豁然开朗(huò rán kāi lǎng)。Pi是在告别,与母亲告别,因为他(tā)即将要吃掉她。
到了夜晚,酸(suān)潮涌动,莲花🪷里只残存一颗牙齿(yá chǐ)。等到Pi夜晚打开莲花🪷看到人牙时,林中莲花🪷(lián huā)的暗喻发挥了作用,他的理性(lǐ xìng)之火终于觉醒,意识到自己做下(xià)的极恐怖的事。
Pi自己说担心(dān xīn)被食人岛吞噬,才决定离开,实际上担心(dān xīn)的是食母这件事吞噬掉他(tā)的精神,让他疯掉,乃至死亡(sǐ wáng)。所以他选择了逃离这个岛,也(yě)就选择了忘记。这同样也在(zài)阿南蒂的情节里得到了呼应(hū yìng):“我记得那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情(shì qíng),但是却忘记了是如何告别的(de)。”
结果Pi把这件事彻底忘掉了。他(tā)给保险员讲述第二个故事时,只(zhǐ)讲到自己暗示吃了厨师,就(jiù)停止了。他不是刻意隐瞒,而是自己(zì jǐ)也忘了,唯一残留的记忆,只有(zhǐ yǒu)他自己编造出来保留在第一个故事(gù shì)里的食人岛。
阿南蒂的情节在(zài)整个电影🎬里地位独特。如果把她(tā)的戏单独抽出看,根本没有任何(rèn hé)意义,这段情节跟后面一点关系(guān xì)也没有,这女人👩也再没出现(chū xiàn)过。但李安从来不做无用功,他加入(jiā rù)阿南蒂的戏,正是为了给后面(hòu miàn)食人岛的一系列活动建立比喻的对照(duì zhào)系。
系绳子、忘记告别、林中莲花🪷,这些(zhè xiē)都是食人岛中的重要暗喻,同时(tóng shí)又与阿南蒂的故事要素全部(quán bù)照合。没有阿南蒂的故事,食人岛的(de)行为就会让观众觉得不知所云。没有(méi yǒu)食人岛,阿南蒂则变得毫无意义。两者实际上(shí jì shàng)是一个彼此呼应的隐喻体系的(de)两端。
这就是充斥于细节中的(de)各式隐喻所构筑出的第三个,也(yě)是真正的故事。
李安把第一个故事(gù shì)描绘的极为精美,对第二个故事却(què)吝啬到一个镜头都没有,对第三个(dì sān gè)故事甚至只肯用隐喻来承载。他(tā)把现实包裹在美好的糖衣之内(zhī nèi),又在现实里放入残酷夹心,递给(dì gěi)大家。作家和保险公司相信了第一个故事(gù shì),Pi本人相信的是第二个,为了强化自己(zì jǐ)的信念,他甚至还多信了一个(yí gè)犹太教。至于观众愿意剥开几层糖纸,则(zé)取决于他们自己。
李安用这种极度不均衡(jūn héng)的手法,把选择权出让给观众。他(tā)打开了许多条路,每一条都没有(méi yǒu)设置终点。《盗梦空间》里,陀螺是旋转(xuán zhuǎn)还是倒下,主角究竟是在梦里还是(hái shì)现实,观众可以予以猜测解读,也可以(kě yǐ)随时出戏,起身走人,归根到底这是主角(zhǔ jué)自己的问题,观众们是无关的客观(kè guān)者。但观众们在看少年Pi的时候(shí hòu),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:我究竟该相信(xiāng xìn)哪一个故事。这个选择权不再取决于故事(gù shì)的解读,而是取决于观众的内心。宗教(zōng jiào)者从中看到信仰的力量,无神论者从中(cóng zhōng)看到对宗教的否定与稀释,心灵(xīn líng)纯净者与疲惫于现实都市的(de)人倾向于相信第一个故事,而内心(nèi xīn)黑暗的悲观主义者,则对背后隐藏(yǐn cáng)的真相不寒而栗。
当李安在采访时被(bèi)问起关于第二个故事,他的回答避重就轻(bì zhòng jiù qīng),说故事拍完就交给观众了(le),这是个聪明的做法,他放弃(fàng qì)了最权威的导演阐释权,让(ràng)观众保持争论。莫衷一是是电影🎬保持长久(cháng jiǔ)魅力的不二法门。所以我们不必奢望从(cóng)他那里得到明确的答案,相信自己(zì jǐ)的本心就好。

阿方索卡隆:拍《地心引力》是因为缺钱
阿方索卡隆在《地心引力》片场 星星影院讯《人类(rén lèi)之子》《地心引力》导演阿方索·卡隆近日出席洛迦诺(luò jiā nuò)国际电影🎬节大师班,他回忆当初选择(xuǎn zé)拍摄电影🎬《地心引力》,纯粹是因为缺钱,急需做点(zuò diǎn)没营养的项目,混口饭吃。但这部

题目吸引人,但剧就那么回事儿
不含剧透,仅评价剧情节奏。第一集表现(biǎo xiàn)尚可,剧情矛盾点与人物刻画较为(jiào wéi)出色,节奏把控得当。然而第二、三集(sān jí)质量有所下滑,配角演技略显不足,矛盾(máo dùn)点的穿插较为生硬。主线剧情仍具(réng jù)可看性,后续出现主线拖沓、支线强行切入(qiē rù)的情况,可能考虑弃剧。 揉的太(tài)多不一定是好事儿,前期确...

旧神归来
陈佩斯可能确实离开电影🎬行当太久太久(tài jiǔ)了,《戏台》的表达方式,还维持着一份(yī fèn)老派,整体视听语言比较粗糙,特效受限于(shòu xiàn yú)成本,更是“没眼看”。成品不够“电影🎬”,更(gèng)像话剧舞台的平移。 但那又(yòu)如何? 电影🎬有一个线下演出了十年(shí nián),公演一票难求,被不断打磨完善的(de)剧本;有一群跟角色...

《当哒当:邪视》预售正式开启!内地大(dà)银幕首次上映火热预售中
日本新生代超人气动画IP《当哒当》的首部(shǒu bù)电影🎬《当哒当:邪视》今日正式开启预售(yù shòu),并同时发布了预售海报和预告(yù gào),电影🎬将于6月29日登陆内地大(dà)银幕。影片自定档后便备受到广大(guǎng dà)粉丝观众的热烈关注,此次更

拜六礼拜
突然有个感悟:像我这样在台(tái)剧中只看评分高的,脑海里(lǐ)在一定程度上也美化台剧,拉(lā)踩国产剧(也是有点双标了(le),一方面说明对国产剧寄予厚望!!另一方面也(yě)说明我看的台剧分都不(bù)低)。 这部剧刚开始有点关注,想着可能(kě néng)和俗女是同类型的,吸引我点(wǒ diǎn)进去的是孙晓健和余文乐,最终让(ràng)我...

《银河写手》曝光“蝼蚁望银河”终极预告(yù gào)&“比个OK”倒计时海报
星星影院讯 喜剧电影🎬《银河写手》今日发布“蝼蚁(lóu yǐ)望银河”终极预告和“比个OK”倒计时海报(hǎi bào)。 终极预告展现了年轻编剧张了(le)一(宋木子 饰)和孙谈(合文俊 饰(shì))在追逐理想的过程里,不断遭遇(zāo yù)甲方的修改意见、需要直

卢卡斯影业一口气宣布三部星战电影🎬 黛茜(dài qiàn)·雷德利回归扮演蕾伊
星星影院讯在刚举行的星战庆典(qìng diǎn)上,迪士尼旗下卢卡斯影业一口气宣布三部(sān bù)星战电影🎬,其中《惊奇少女》导演沙敏·奥巴(ào bā)伊德-奇诺伊执导的电影🎬故事发生(fā shēng)在《星球大战:天行者崛起》15年后,讲述的(de)是“重建新的绝地武士团”

一枚改变历史的金牌🃏与现实数据(shù jù)
电影🎬散场后,我急匆匆走出放映厅,打开(dǎ kāi)手机查询电影🎬中人物的真实故事(gù shì) Geeta Phogat:第一位赢得英联邦运动会的印度摔跤选手(xuǎn shǒu)(2010, 55公斤级),也是第一位取得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(ào lín pǐ kè yùn dòng huì)参赛资格的女性摔跤选手(2012) Babita Kumari:在2014格拉斯哥(gé lā sī gē)英联邦运动会55公斤级女子自由式...

阿方索卡隆、查理兹塞隆合作新片 聚焦科幻(kē huàn)作家菲利普·K·迪克
塞隆和卡隆 星星影院讯 《地心引力》《罗马》导演(dǎo yǎn)阿方索·卡隆终于有新片了,他将(jiāng)和查理兹·塞隆合作剧情片《简》:聚焦(jù jiāo)知名科幻小说家菲利普·K·迪克(《银翼杀手》《少数派(shǎo shù pài)报告》《全面回忆》)夭折的双胞胎妹妹

星星影院娱乐:解读《子夜归》25对CP
16.皇帝(保剑锋饰)和皇后(黄奕饰)组帝(zǔ dì)后CP。17.皇帝和梅妃(海铃饰)组帝妃CP。19.灰(huī)长老(张世饰)和无字书📖组坏蛋CP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