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谢明宏
编辑 | 李春晖
如果说去年的(de)《歌手》是“五旬老太守国门”,今年就是(jiù shì)“谁来管管单依纯”。格局一下子由热搜(sōu)合家欢,变成了圈层大混战:
首先是(shì)粉丝和路人很不对付。第一期(dì yī qī)林志炫《悟空》被群嘲,粉丝立下重誓:“这(zhè)一期黑他的,也会是下(xià)一期粉他的。”第二期林志炫被淘汰(táo tài),路人跑去挑衅:“对不起,上一期黑(hēi)他的,也是这一期淘汰他(tā)的。”
同时有业内和群众各执一词。丁太升(dīng tài shēng)说单依纯唱《天空》的技术已经超过(chāo guò)王菲了,网友却在质疑单依纯没(méi)代表作还日常 800 个营销。声乐博主说白举(bái jǔ)纲技能和技术都很好,群众(qún zhòng)一听,“这不大白嗓吗?”
新情况是(shì)代际间的撕裂也很严重。深感(shēn gǎn) 2013 年看《我是歌手》第一季的观众(guān zhòng),和 2025 年看《歌手 2025》的,已经彻底换(huàn)了一拨人。硬糖君就时常反躬自省(fǎn gōng zì xǐng):看不懂《歌手》,是不是我老了?
不然没法(méi fǎ)解释,马嘉祺的粉丝对哥哥的期待(qī dài)只是“唱完就好”;也弄不(bù)懂为何听不来单依纯的《珠玉》,就活该(huó gāi)听《跳楼机》;更搞不明白为啥(wèi shá)有人为陈楚生的高音失误辩护,没(méi)听见声儿的人都是因为没个贵(guì)耳👂机。
甭管是粉丝和路人激情(jī qíng)对线,专家和群众互嘲审美,抑或是(shì)代际受众之间的巨大鸿沟,这届《歌手(gē shǒu)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。鉴于此,硬糖(yìng táng)君深感有必要请马东老师🧑🏫来(lái)主持大局!把这些矛盾议题都归拢(guī lǒng)归拢,让两拨人选代表上台“开杠”,群众(qún zhòng)直播间走票,这不比听唱歌刺激。
辩题我(wǒ)都拟好了。“单依纯是否碰瓷王菲(wáng fēi)”、“白举纲是不是大白嗓”、“马嘉祺和王源(wáng yuán)谁更代表少年音”、“林志炫的唱法(chàng fǎ)有没有过时”、“俩老外是不是无感情的(de)商业 Diva ”、“ GAI 是不是只会瞎闹腾”、“陈楚生的唱功(chàng gōng)算不算皇帝新衣”、“阿云嘎揭榜失败能否说明(shuō míng)大众缺乏音乐审美”……
只要芒果台敢请(qǐng),群众敢辩,音乐的尽头是价值观(jià zhí guān),《歌手》的衍生是《奇葩说》。
超声波和(hé)贵耳👂机
这届歌手,是被粉丝话术害(huà shù hài)得最惨的一届。黑粉绞尽脑汁,都不如(bù rú)真爱💗粉灵机一动。各家有各家的疯魔和(hé)癔症,临床🛏️症状不拘一格。
第二期直播,“陈楚生高音(gāo yīn)没声”率先引爆战役。他在演唱(yǎn chàng)《我用什么把你留住》时,高音有(yǒu)一段没声。按常理来说,这就是(jiù shì)歌手失误没发出声音,或者现场话筒收音(shōu yīn)有问题。但因为“无声区”的前后(qián hòu)都有声,所以只能是失误。
奈何粉丝(fěn sī)回护相当感人。路人说“没听到”,粉丝(fěn sī)狂怒:“我听到了,你没听到吗(ma)?耳👂朵没用就捐了吧。”
比起嘲笑(cháo xiào)路人音响设备不行,更荒诞的是(shì)超声波论。有粉丝给出解释,“超声波是(shì)超过我们人耳👂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的(de)。”原来我没听到,仅仅因为我是(shì)人。
但陈楚生被沈梦辰询问时,明明(míng míng)大方承认还挺坦荡的。也采访(cǎi fǎng)的硬糖君对沈梦辰的两难,是深有体会(shēn yǒu tǐ huì)的。就是一个问题,问的人知道(zhī dào)被问的人会尴尬,被问的(de)人也知道问的人很尴尬(gān gà),但就是要按流程问下去,因为(yīn wèi)“大家很关心这个问题”。
林志炫的粉丝(fěn sī)则全网奔走呐喊“老艺术家被资本(zī běn)做局了”。真是一点也看不得这套“资本论(zī běn lùn)”,比“水逆”和“光明会”更加无厘头。现在(xiàn zài)的人,上班迟到被资本做局,考试(kǎo shì)挂科被资本做局,连男朋友被闺蜜👭(guī mì)抢走也是资本做局。动不动就是被(bèi)资本做局,实则资本根本看不上你的(de)经济价值哈。
“原来现场的怒音这么(zhè me)好听,为什么播出来像卡痰一样?”面对(miàn duì)这无心垂询,粉丝给出的回答是(shì)中肯的、切中时弊的:“湖南台放出的版本(bǎn běn),调音做了低切和削弱处理,让(ràng)声音失去厚度丑化林志炫。”
其实去年也(yě)有那英粉丝放出现场录制版本,认为(rèn wéi)直播效果不如现场。但调音处理肯定(kěn dìng)不是针对谁,大家的效果都会(huì)受影响。
马嘉祺能被邀请,是让人(rén)意外的,毕竟他可是“酸酸乳”对家“优酸乳(yōu suān rǔ)”的代言人。他占便宜的地方在于大家(dà jiā)以为他是偶像团成员,对他(tā)期待值比较低,结果唱得无功无过。阿云嘎(ā yún gā)就不一样了,“声入人心”男团的(de)实力有目共睹拉高期待,所以一首《余温》哪怕(nǎ pà)是几乎零瑕疵也被淘汰了(le)。
马嘉祺唱完《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(yī liǎo bǎi liǎo)》后,粉丝爆哭表示“唱完就好(hǎo)”。这里是歌手,不是随便交份 PPT 的大学(dà xué)水课。唱完就好的程度,不亚于(bù yà yú)夸奖成年人会走路。
与其说林志炫被资本(zī běn)做局,硬糖君更愿意相信马嘉祺被(bèi)粉丝做局了。应该让马嘉祺揭榜王源(wáng yuán),看看超绝少年音和无敌薄荷音(yīn)究竟谁更胜一筹!二代团挑战一代老祖(lǎo zǔ),那更是话题拉满。
技术流和盲流(máng liú)
不知何时开始,吃音综饭的博主被(bèi)技术流给血🩸洗了。他们大多是专业(zhuān yè)院校毕业的音乐人、音乐老师🧑🏫、甚至(shèn zhì)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。比起沉浸在(zài)优美文学世界🌍里的耳👂帝,以及痛骂(tòng mà)一切的丁太升,他们更聚焦技术上(shàng)的纯粹、机能上的崇拜。
普通人评价(píng jià)一首歌是“好听”“还行”“难听”,到了(le)技术流博主那里,画风就高妙了:“林志炫(lín zhì xuàn)的机能近几年下降得比较厉害,颤音(chàn yīn)的加入太频繁。边缘化与弱化处理(chǔ lǐ),依旧顶级。当然岁数大了,增加了(le)喉外肌力量,也是没有办法的(de)事情。”
你就说专不专业、服不服(fú bù fú)气,互联网黑话来了都得跪(guì)地唱《征服》。在这套技术流的(de)审美体系里,单依纯已经是可以封神(fēng shén)的存在。连丁太升也不吝赞美:“她演唱(yǎn chàng)得比王菲要更加轻盈一些,处理(chǔ lǐ)得也更加有层次感。可以讲她(tā)这个《天空》,比王菲的更加高远。”
这(zhè)套话术下的单依纯甚至还可以(kě yǐ)更“专业”。“偶尔有一两个字的调值(diào zhí)不准,C5 的头声 + 气声非常好听。她的(de)气声比和音量控制真的太完美了(le)!这个歌叫作多利亚调式,是中古调式(diào shì)的一种。”
跟你们这帮音乐生拼了(le),点评起来小词就像老母猪🐷戴胸罩(xiōng zhào)——一套又一套!不像我们臭写综艺的(de),来来回回就一句“好空灵啊!”
这套体系(tǐ xì)你甚至可以运用于马嘉祺。“本身音色(yīn sè)跟王源是是一卦的,很薄(báo)很清亮。但马嘉祺发声基本功更好一点(yì diǎn),喉头松通道打得非常开。”
什么(shén me)时候通道打开这样的入门功夫也(yě)能够拿来夸人了?大家跟硬糖君学(jūn xué),下次 K 歌准保把你闺蜜👭、老板都(dōu)哄成胎盘。“姐妹,你的通道怎么(zěn me)这么开”、“这个快速颤音您哪里学(xué)的”、“刚刚那一句是不是用了弱(ruò)混技巧”……
一方面,由于各自知识体系和(hé)视野差异,能理解这些技术流博主对(duì)单依纯的崇拜。那种感觉就像仙侠(xiān xiá)小说里,你是一个普通修行者,突然(tū rán)看到宗门里出了几十年不遇的天才(tiān cái)。你花了数年甚至十数年才掌握(zhǎng wò)的技巧,被那人轻松掌握。
另一方面(lìng yì fāng miàn),也难免警惕纯粹技术评价对普通用户(pǔ tōng yòng hù)的“专业霸凌”。我们不否认一首歌有(yǒu)很多技术层面,但技术的强悍从来(cóng lái)不能完全决定“耳👂朵的直观感受”。谭(tán)维维技术多好,可是她唱歌就经常(jīng cháng)让人怠倦,总是惊艳你一首歌后(hòu)迅速让人疲惫不已。
本世纪初的歌坛(gē tán),当时对周杰伦、蔡依林、潘玮柏他们技术霸凌(bà líng)的,还是一群专业院校的教授。那会儿(nà huì er)痛批港台歌手咬字含混、方文山堆砌辞藻,也(yě)是一种早期的技术流原教旨了(le)。只不过当年观众并不吃这一套,笃定(dǔ dìng)听感为王。
江山代有观众出
“你们(nǐ men)这届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(yī jiè)。”这句高中班主任的口头禅,在今天的(de)华语乐坛显得特别贴切。林志炫出局,阿云嘎(ā yún gā)揭榜失败,GAI 红歌说唱稳扎稳打,种种现象让(ràng)不少路人疾呼——这届观众的美育(měi yù)水平有待提高!
2013 年在《歌手》给林志炫(lín zhì xuàn)投票的人,绝对不是今年嘲笑他(tā)像“发疯空巢老人”的那批。横亘在(zài) 12 年间的,不止是华语乐坛的变迁(biàn qiān),更是音乐主流听众的迭代。相较于(yú)过去流行的那种恢弘磅礴的“大歌(dà gē)”,当下听众更属意细腻婉转的“小歌(xiǎo gē)”。
这种“大小之变”,硬糖君在分析《跳楼(tiào lóu)机》歌词文本时已经指出()。而综艺(zōng yì)是一种需要“唱和”的文娱产品,听众(tīng zhòng)端审美的转变,就倒逼歌手们(men)把自己改造得更加小众化、碎片化(huà)、定制化。
不是《珠玉》听不起,而是《跳楼机(jī)》更有性价比。那些推荐单依纯后面唱(chàng)林忆莲《纤维》《归零》《词不达意》的观众,到底是(shì)何居心?本来音综破圈就已经很(hěn)困难了,还老让唱这些孤芳自赏(gū fāng zì shǎng)的“小歌”。老是唱常石磊在微醺时写(shí xiě)的歌,吸引的自然也只能是(shì)更多的 LGBT 听众。
虽然曾批评宋丹丹(sòng dān dān)在《桃花坞》里“问你有什么代表作(dài biǎo zuò)”很有妈味,但硬糖君面对本届(běn jiè)歌手阵容,也不得不唏嘘:你们有没有代表作(dài biǎo zuò),想不想有代表作?对于老去的林志炫(lín zhì xuàn)来说,曾经五次金曲奖提名而没斩获(zhǎn huò),已经是无法弥补的遗憾,而《歌手》的(de)出局更显不体面。
对于“只差一首代表作”的(de)单依纯来说,营销“活人感”和“正是藏不住(cáng bú zhù)事的年纪”以及引导大众把她(tā)和王菲联系起来,也不如扎扎实实产出(chǎn chū)作品来得重要。既然是华语乐坛未来(wèi lái)的领军人物,肯定不能只是一个“技术天才(tiān cái)”。正如丁太升所说,虽然单依纯在技术上已经超过(chāo guò)王菲,但在王菲对华语乐坛的(de)贡献中,演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,更(gèng)多的是审美层面,以及音乐边界(biān jiè)探索层面。
对于还处在身份尴尬期(qī)的马嘉祺来说,他和队友们不幸(bù xìng)碰上了华语乐坛的至暗时刻(shí kè)。早年飞轮海唱功多差?一首漏气版《我(wǒ)有我的 YOUNG》,至今仍是我私藏(sī cáng)的搞笑治愈视频。甭管怎么说,也(yě)算有代表作了。
而今天的马嘉祺(mǎ jiā qí)和宋亚轩,无论上多少声乐课,也(yě)只能翻唱《Lemon》被群嘲。歌词比《跳楼机(jī)》更离谱,“那一天的忧郁,忧郁起来(qǐ lái)。那一天的寂寞,寂寞起来。”粉丝们(men)面对围攻,也只能心疼起来,“不要人身攻击(rén shēn gōng jī)好吗,词又不是他们写的(de)。”
与观众审美不断坍圮内缩一样(yī yàng),整个乐坛的创造力也在退步下滑(xià huá)。《天赐的声音》沦为《天赐的抖音》,翻唱(fān chàng)抖音神曲装都不装了。《歌手》也不再(bù zài)输出全民金曲,而是变成《奇葩说》的(de)辩论现场。
马东来了,显然也不能(bù néng)让歌变好听,但至少可以让辩论(biàn lùn)变好看。
阅读往期热文
「娱乐硬糖」现已(xiàn yǐ)入驻
猫眼电影🎬丨腾讯新闻丨网易(wǎng yì)新闻
人民号 | 微博 | 触电新闻 | 商业新知(xīn zhī)
虎🐯嗅 | 钛媒体 | 知乎 | 界面 | 趣头条(tóu tiáo)
21 CN 看荐 |U C 头条 | 搜狐🦊公众平台